1. 為什麼無甲醛油漆成為趨勢
- 健康意識提升
甲醛被 WHO 列為 第一類致癌物,長期低濃度暴露會引起呼吸道、免疫與神經系統問題。 - 室內空氣品質(IAQ)法規收緊
台灣、歐盟、中國、美國多地逐漸對室內建材甲醛釋放量訂定更嚴格標準。 - 綠建築與 ESG 推動
建築與室內裝修市場轉向低污染、可持續材料;綠建築認證(LEED、WELL、EEWH)多要求低 VOC、無甲醛產品。
2. 全球與台灣市場動向
地區 | 趨勢焦點 | 實例 |
---|---|---|
台灣 | 新裝修驗收及公共場所室內空氣品質要求越來越嚴;家長、孕婦與過敏族群成為主要需求來源。 | 2023 年環境部室內空氣品質規範中,甲醛限值 0.08 ppm;市場上「無甲醛」、「零 VOC」塗料關鍵字搜尋量增加。 |
歐盟 | 產品須符合 EN 71-3(玩具安全)與 Ecolabel 等認證;消費者更信任第三方環保標章。 | 法國 A+ 標準將甲醛釋放量要求壓到極低。 |
美國 | CARB(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)與 Greenguard 認證引領市場;南加州 VOC 限值嚴格。 | Sherwin-Williams、Benjamin Moore 推出多款 Zero VOC & Zero Formaldehyde 系列。 |
中國 | 「新國標」GB/T 18582-2020 對水性塗料甲醛釋放量限值:≤ 0.05 g/kg。 | 大品牌主推「淨味零甲醛」系列,電商平台專門標註。 |
3. 技術路線
- 水性化:取代傳統溶劑型塗料,降低 VOC 與甲醛釋放。
- 天然原料與生物基樹脂:如大豆油、亞麻油、樹脂酸改性技術。
- 封閉型添加劑:避免使用含甲醛的防腐、防黴劑,改用異噻唑啉酮(MIT、BIT)等低釋放替代物。
- 光觸媒/吸附技術:部分品牌在塗膜中加入活性材料吸附或分解空氣中殘留甲醛。
4. 消費者需求趨勢
- 「零」比「低」更具吸引力
標籤上標示 Zero Formaldehyde 與 Zero VOC 的產品更容易打動購買決策。 - 多重功能疊加
無甲醛同時結合 抗菌、防霉、淨味、耐擦洗 等特性,提升附加價值。 - 透明檢測報告
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公開第三方檢驗數據,而不只是品牌宣稱。 - 品牌故事與可持續形象
年輕消費族群傾向選擇有 ESG、永續承諾的品牌。
👉🏿 觀念釐清…
● 無甲醛 ≠ VOC Free
● VOC Free 涵蓋範圍更廣,但必須看標準的定義門檻。
● 市場上常見「零甲醛、低 VOC」或「零 VOC、零甲醛」的雙標示,才能同時覆蓋兩個重點。
